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才办的大力支持下,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远程办和宁夏三农呼叫中心邀请蒋卫杰教授,于7月13日、14日两次在呼叫中心举办《设施作物生产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专题讲座。
蒋卫杰教授的《设施作物生产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专题讲座共分五部分: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概况;我国设施蔬菜生产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前景和无土栽培与绿色食品;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新技术等内容。
蒋教授首先介绍了普通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
1.能够充分挖掘作物的增产潜力。
在日本,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设施蔬菜,每株番茄能同时结果15000个、黄瓜3300条、甜瓜90个。荷兰等发达国家用营养液栽培番茄、黄瓜的年平均产量可达到60~70kg/m2。在我国,中国农大黄之栋教授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种植番茄(以色列R144),一年的结果数也超过了10000个。每6m2作物的年产量就能供一个人一年的食物所需;上海孙桥全套引进国外现代化大棚、营养液栽培系统番茄产量为34.06kg/m2;北京在国产大棚、普通日光大棚用营养液栽培番茄,产量33.28 kg/m2,最高可达到46.71 kg/m2以上。
2.不受土地条件限制。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可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如废弃地、工矿区、油田区,沙漠、盐碱地、戈壁、海岛、滩涂地等非耕地。甚至可在极地、宇航、外星等未来农业上应用。
3.能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减少农药用量、产品洁净卫生、节水节肥省工。
我国目前有160万公顷日光大棚和塑料大棚,但无土栽培只有1500余公顷,仅占千分之一,而日本无土栽培则占大棚面积的20%,荷兰等国则占80%以上。
我国是缺水大国,无土栽培节水50-70%。无可置疑,无土栽培这一农业新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专题讲座中,蒋卫杰教授重点介绍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概念,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在普通无土栽培技术基础上的又一次革命,它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我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八•五期末,中国农业科学院成功地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以高温消毒鸡粪为主,适量添加无机肥料的配方施肥来代替用化肥配制营养液,在灌溉时只浇清水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用有机固态肥取代传统的营养液、操作管理简单、大幅度地降低了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量节省了生产费用、对环境无污染、可达“绿色食品”的施肥标准。
2009年,蒋卫杰教授在银川市兴庆区示范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示范区每亩大棚用秸秆1.5吨,折合费用450元,菌种费用220元,合计共投资670元。同时省肥折合费用达100-200元,省农药费300-400元。截止5月,全生育期秸秆示范区每亩共收入12286元,对照区每亩共收入4857元。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区每亩不仅多收入5000多元,极大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实现了生产绿色食品的目标。
蒋卫杰教授还讲到,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使用第三代大棚,而我区仍然延用1998年二代大棚。二代大棚只有200C,而三代大棚的温差可达300C,即外界气温在-200C时,大棚温度可达100C。蒋教授说,一层膜可提高棚温20C,二层膜提高40C,二层膜加一个草苫可提高80C。他还说,在沙地建设大棚,可直接用编织袋装沙子垒成墙。外面加一层草泥,会大大降低成本。甘肃酒泉等地都在大量采取这种方法,效果很好。蒋教授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对我区发展设施农业很有启发和帮助。
蒋卫杰教授简介: 蒋卫杰,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教授、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副会长,北京蔬菜学会常备理事,九三学社中央社会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农林委员会委员。蒋卫杰教授是中组部、团中央赴宁第八批博士服务团、自治区第三批专家服务团成员。现任银川市兴庆区副区长。
他主要从事大棚作物无土栽培技术和逆境生理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蔬菜生理、蔬菜水分和营养精准管理、无土栽培基质配制、基质培蔬菜根际环境调控、大棚作物低温和弱光逆境调控机制等。2002年“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体系与技术开发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主持和参加国家973计划、支撑计划、行业科技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项目等6项。由其主持研究开发出的“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用有机固态肥代替无机营养液,突破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营养液的传统模式,提高了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目前推广面积已超过全国无土栽培总面积的6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